首页 / 历史军事 / 1644英雄志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章 刘家兄弟(2 / 3)

作品:《1644英雄志

刘廷杰放下茶碗:“却有过人之处。”

刘廷夔笑:“能被哥哥你称为过人,尤振武之能, 想必不小。听说自生火铳真的造出了,击发点火, 没一点的耽搁?”

刘廷杰点头:“是。”

刘廷夔眼睛亮了,在椅子里面坐了,问:“哥,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自生火铳,京师和西安都没有做到呢。尤振武年纪轻轻,怎么有这么大的能耐?莫不是他找到了什么能工巧匠?”

“对了,你一向喜欢看杂书,《坤舆格致》和《火攻契要》你可听过?”刘廷杰问。

“听过。”刘廷夔点头:“《坤舆格致》是由西夷传教士汤若望带来,和李天经共同翻译,献给今上,《火攻契要》则是汤若望述,焦勖撰写,哥,这两本书在市面上极少,你问这个干什么?”

“不是我问,而是尤千户今日提到了这两本书……”

于是,刘廷杰将今日长乐堡的所见所闻,简单讲述。

刘廷夔越听越奇,最后说道:“《坤舆格致》说的是采矿冶炼,《火攻契要》说的是火器制作,这并没有错,不过这两本书可没有坩埚制作和烟囱之法,更没有提到自生火铳,尤振武是如何悟出的?这太奇了,尤振武真是奇人也。”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少年亦不可轻视啊。”

刘廷杰亦轻叹,忽然又沉下脸:“今日你虽然不回绥德,但也不可耽误功课,即刻回后堂读书,明年秋试,说什么你也得中一个举人。不然不但老爷子,就是我也不能饶你!”

刘廷夔只能起身离开,回到后堂,在灯下读书,忽然书本一扔,叹道:“八股八股,我志不在此啊!”

谷軥

站起身来,踱了两步,目光看向窗外:“尤振武倒真是一个奇人,有机会一定要拜访……”

……

第二日早上,刘廷夔离开榆林,返回绥德,他刘家是绥德世家,父亲刘彝鼎

更是绥德当地的大儒,此次刘廷夔到榆林,一来是看望哥哥,二来是散心,在榆林短短两日,他听到了很多关于尤家少千户尤振武的事情,尤其是昨晚临行之前,又听到尤振武作出了自生火铳,哥哥讲述的长乐堡的情况,也让他十分惊奇和神往,若非是老爹在家中追的急,他一定会在榆林多留两日,然后去长乐堡一探究竟。

现在没有办法去长乐堡,他只能带着书童,落寞的返家。

一路,他还是忍不住想到尤振武,想到《坤舆格致》和《火攻契要》,只恨随身没有携带,否则他一定会拿出来翻阅,看尤振武究竟是如何领悟出?

榆林距离绥德一百里,一路多是平坦,若是骑马快行,一日可到,偏偏刘廷夔骑的是青骡,速度较慢,加上他本人并不是急于回家,因此一路慢慢悠悠,中午时分,他在道边的一间大车店歇脚,并简单用午饭。

其时已经是七月中下旬,距离九月的大互市已经不到两月,陕西客商正往榆林红山堡而来,道路上车马行人不断,道边的大车店是众人的歇脚的地方,几张桌子都坐满了人,小二忙的停不住脚,刘廷夔坐在角落里,默默用饭喝茶,耳朵却是竖起来,听客商们的谈论。

耳朵里听见,除了红山堡的贸易,客商们另一个谈论的焦点就是河南的战事,说孙传庭孙制台带十万秦兵即将出潼关,又说哪里哪里,因为强征军粮,官民冲突……

对于时事,刘廷夔是十分关心的,听到忧虑处,忍不住轻轻叹息。

“哒哒哒哒~~”

忽然马蹄声急促,一行车马在道路上出现,最后在大车店的前面停了下来,看样子,也是要在这里歇脚。

但和商客、普通行人不同,这一行人全部都是骑士,一共十几人,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皆箭衣劲装,挎着腰刀,簇拥着中间的三个人,为首那人宽袍大袖,方帽长须,四十岁不到,长的颇为儒雅,像是一个文士,跟在他身边的两个年轻人却都穿着武人常服,腰悬宝剑,英挺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