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贤者与少女 / 章节正文阅读

【小剧场:评论区的生态】(3 / 4)

作品:《贤者与少女

(可我写的是架空)

嗯~~

emmmm

请各位自行体会。

那么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第三种,这一种和第一种差不多常见,并且两者之间常常会重叠。

这一种,我称之为。

扣帽子型大评论家。

这也是当今的网络社会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相信各位在各种地方都能够见到不少。

正常来说,我们产生观点,是因为看到了某个东西,然后我们因为这个东西开始去推理,去论证,最后确认了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这是有逻辑的人的思考。

而扣帽子型大评论家,其独特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并不是经过推理论证之后才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是先产生了观点,之后围绕着这个观点推理论证只是为了证明它的正确性。

那么以下是我被扣的一个许多看这本书的读者都知道的帽子,及其辩证过程,请各位自行体会。

“这本书很日轻。”(提出论点)

“哪里日轻了?”(反方询问论点来由,为何觉得日轻)

“里头用了的‘少年’‘少女’这样的词汇”(注意,这是他的一开始的观点,也就是说他是‘因为这个’才觉得我的书日轻)

“这不是中文吗你居然可以看出来日轻,你让那些有少年少女词汇的文言文怎么办?”(强力干货反驳)

“不是日轻哪来的这么多废话,只有日轻才会这么多废话台词”(???roy问号,你不是一开始因为有少年少女这些词才觉得是日轻的吗)

“历史很多也台词很多啊,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有很多台词啊,歌剧还是用唱出来的台词表达的呢”(第二次干货反驳)

“你看这个修辞手法,中文哪里有这样用的,很明显是日轻翻译,还是错误的日轻翻译。”(......)

“那这一段英文翻译你要怎么翻译?”

“反正这是错误的,这是日轻。”(破罐子破摔)

嗯~~

给各位看得有点迷糊,容易被带节奏的读者老爷捋一捋。

依然是用转换概念的方式。

一般来说,我们判断一只马,是不是马,要如何判断呢?

如果是专业人士的话,可能会从各种肌肉啊,体格啊,颅骨形状啊,耳朵啊鬃毛啊之类的下手。但我们普通人要判断,当然就是看外观了,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