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师三大营可比我大清之上勇也(2 / 2)

作品:《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水兵?水兵有什么用?这又不是海上,上岸了的水兵就是摆设。李双喜下意识的就看低了他们三分。

而作为主力的乡兵民勇就更直接被李双喜视为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了。

这是他的经验之谈么。

白太海营的溃散只是一个开始,接着朝阳门以北的三个明军营头,上万三大营明军就这么直接崩溃了。

明明有枪有炮,却就没听见一声炮响。

还有城头上的火炮,也没听到响声。

大批的溃兵在李双喜寥寥三四百骑兵的驱除下,仿佛潮水一样向崇祯队伍涌来。

这真的很有点可笑。

雷达上面,清晰无比的看到这一幕的秦朗,都觉得好笑。

而他跟前,皇帝勋贵大臣们慌慌张张若惊弓之鸟的模样也很可笑。

崇祯帝一声令下,大臣勋贵们就一窝蜂的动了起来。

可与崇祯车马向前不同,不少的人和车马却一窝蜂的往朝阳门用去,最神奇的是,朝阳门上竟然有人在喊着关门落闸。

并且那千斤闸还真就落下来了。

周奎、田弘遇等一些人已经哭爹喊娘起来了,英国公张世泽、襄城伯李国桢、新乐侯刘文炳、驸马都尉巩永固等则急叫王承恩带内操军护驾,然后又叫喊冯元飏、沈廷扬领兵抗贼。

这场面实在不成样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自成的刀子已经架到他们的脖子上了呢。

“陛下勿扰。臣早已布兵在北防御,万不会叫些许闯贼惊扰圣驾。”

秦朗冷眼看着崇祯帝前后的做派,对他这个人的性格有了一更深刻的认知。在刚才的危机关头他没有第一时间想着退回朝阳门,那还是有一定的胆量和坚持的。

不过想到这位爷的性格缺陷——性情急躁却轻言轻信,刚愎自用偏又猜忌多疑,那历史上他就是真的跑去金陵了,南明十之八九也落不得好。

“些许闯贼?秦将军可有把握,不然被贼兵犯驾,惊扰了贵人,可就是大祸。”英国公张世泽连声道,秦朗现在终于被崇祯帝任命为江淮的团练副总兵了,只要崇祯一行人安安稳稳的抵到江淮,他就必然是正牌的团练总兵官。

英国公张世泽是大明勋贵之首,是勋贵之中第一批找上冯元飏门的人,也是勋贵中第一个把财货细软家人送去大通桥的人。与之相比,成国公朱纯臣就是完全在卖聪明耍嘴皮子了。

他也早早的上门所要船,但至今也没有什么财货细软送到,更没有把家人送去大通桥,刚才这厮还在崇祯帝边上呢,现在就已经不见影子了。

就这种货色还能总督中外诸军,辅助太子,崇祯皇帝真的是眼瞎的不轻啊。

身为帝皇没有识人之明,偏自视甚高,连汉文帝都瞧不上眼,大明江山破败虽不是由他而起,却亦有他不可推卸的一份责任。

“张国公请放心。昌平夜晚方见大火,如今即便有贼兵赶到,也必是轻骑探马之流。末将手下有五千精兵,皆是历经过战阵,又器械精良,抵挡闯贼大队人马许是不能跟,但要拦下区区轻骑探马还是不在话下的。”

“可若只是些许轻骑探马?那何以三大营上万军兵分分钟就都溃散了?”

崇祯帝问着。

秦朗张了张嘴,为什么分分钟就土崩瓦解了,你还要问我吗?

“陛下,恕臣直言。三大营早就不堪战事了,更别说陛下又要临幸江南,消息传开,军兵更无斗志,自闻风而逃。”已经很不错了,不看都比得过我大清的上勇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