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公子威武 / 章节正文阅读

第0692章 坚持这三点(2 / 2)

作品:《公子威武

赵玉林回去,陈宸已经告假休息了。女人告诉他,晚上请了游显忠吃饭,该出发啦。

他叫着人去请高稼,都是汉中出来的人嘛,一起说说话。

一行人去了琴台的文君酒楼。柳如烟远远的出来迎接,上去就挽住赵玉林的手说:玉林哥都好久没来咱文君酒楼用膳了,是看不上咱啦?

赵玉林感受到柳如烟异样的热情,听着她说话都觉得是一语双关。他趁着如烟上门口的梯坎紧走半步,顺势牵着如烟往前走,边走边说:咋不见掌柜的呢。

如烟嘚瑟的说她娘不做了,酒楼现在归她打理。

赵玉林笑呵呵的说:咱妹子长大啦,都做掌柜的了。

柳如烟叹息一声说:都是孩子他娘了,肯定长大啦。

赵玉林进入包房,见游显忠已经到了。

已经贵为成都知府,成都府路安抚使的游显忠还是像在汉中一样,笑呵呵站在那里迎接他。

他说都是老兄弟了,还客气啥。

两人正在说话呢,高稼笑哈哈的进来了,众人入席吃酒。

赵玉林给游显忠介绍高稼在浦江乡下躬身实践农事的经历,大赞高公关心布衣,心系黎民百姓。

高稼笑呵呵叫他别说了,再说他那张老脸就挂不住啦。

众人都是开怀大笑。

陈宸十分认真的说:玉林哥讲的不是假话,高公对于州县发展经济,为百姓增加收入很有办法呐,游公有时间可多向高公请教。

游显忠马上唔唔的颔首、点头,连声说一定、一定。

高稼连连摆手叫别夸他了。

要说关心农事,还是当推三少爷,咱们的赵国主最用心。据闻他家光远公子就回宜宾去包租旱地种辣椒了,要在郫县和宜宾两地实践大面积种植辣椒。

他问:游公大概还不是很清楚辣椒这个新品种吧?

可是三少爷家独有的,大有妙用,其入口的火辣程度远胜胡椒。我看,它既可作为调料,自身又是一道美味食材,今后必定风靡全国。

按照三少爷说的,可以种植、加工、销售,做成一条完整的产业。

真要这样做下去,只是辣椒一项,便可为游公治下的成都府增加不少的税赋,咱们就瞧着吧。

赵玉林暗自赞叹高稼的眼力了得。

陈宸笑哈哈的说高公过奖啦,一个小小的辣椒,哪有高公说的那么灵验,玉林哥不过是希望孩子们试试那啥一县一品的规模种植,哥儿认为像这样的经济作物种植必须要上规模,有一定的数量才好赚钱呐。

游显忠听的入迷,谨慎地说他刚到成都来,还有太多需要了解熟悉,得下到州县好生琢磨。

赵玉林很满意他的态度,不像有的官员下车伊始便哇啦哇啦胡乱说,害人害己。

他说:咱们这是在实践呐,花溪村紧挨着成都做啥都行,是一个特例。新宋广大的农村还是要依靠种植、养殖致富,如何让老百姓多增加些收入的确得细细琢磨,都想些办法。

他认为把土地分给百姓,一家一户都有土地后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只是解决了有吃的问题。

但是农村各家各户的条件不尽相同,有的是种植能手,有的家庭劳力欠缺,很多类似于辣椒、大豆这样的蔬菜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大面积种植才能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形成卖家市场。

如何才能更好的让平民、布衣增加收入,还需要多想办法。

咱们可以鼓励有技术,有经济实力的大户承包左邻右舍的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养殖。

他举个例子:农民根据个人意愿将土地按照当地平均产出粮食的价格租出去,可以一次性获得土地上的收益,承租人反过来再聘请这位农民种地,就有了额外的报酬,这就是在增加农民收入。

大家听的不住颔首。

陈宸笑盈盈的说花溪村的第一大特点就是百姓收了土地租金后年轻男女都在里面的吃耍项目中干活挣钱,有一技之长的百姓积累起本钱后还在自家院子里开小店做掌柜,生意火爆的很。

慢慢的,百姓挣钱的渠道便越来越多啦。咱们做官的,就是要帮助老百姓找到挣钱的办法。

游显忠听得不住颔首。

高稼说这是一个方面,他认为眼下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修路。朝廷对通向各个路、府、州、县的官道虽然有谋划,但是因为银子不多,真正落实起来缓慢。

特别像经济基础比较好的蜀地,多数还是羊肠小道,乡村道路非常难走,下雨过后更是一路的泥泞,百姓修房造屋需要运送砖石,都是通过肩挑背扛,费工费时的太难,严重阻碍了乡村百姓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