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挟天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四章 排座(2 / 5)

作品:《挟天下

因此,唐恪上任后,便与耿南仲、聂昌等大臣一道,致力于与金人议和,他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宋金之间的问题。

然而——

狡诈的金人,却是一边谈判,一边进军——自去年八月开始,金人的两路大军迅速南下,毫无止兵之意。

得说唐恪的反应还是很灵敏的,他感到当时的情况很不乐观,于是多次提醒赵桓金人冬天必会再来。

打不过,又谈不拢,怎么办?

唯一正确的选择,便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过后来看,哪怕是现在来看,依照当时的形势,出走绝对是上上之策。

如果赵桓采纳出走的建议,大宋就不会落到如此艰难的境地,放到原来的历史上,北宋就绝不会猝然亡国,靖康耻也绝不可能发生。

很多有识之士,像种师道、张叔夜,都认为赵桓应该离开毫无地利优势的东京去洛阳或者长安,召集天下之兵,与金人打持久战。

唐恪也是看清了当时形势的人之一,他于是密奏赵桓,力劝赵桓避敌锋芒,早日离开东京前往洛阳或者长安,然后召集天下之兵,与金人打持久战。

唐恪甚至考虑到,东京诸军可能皆怀恋故土与亲眷,不一定愿意护卫赵桓离京,于是又建议赵桓速召四道总管(即北、西、南、东四个防区的总管,当时分别授权给大名府知府赵野、河南府知府王襄、邓州府知府张叔夜和应天府知府胡直儒)领兵护卫而行。

赵桓一开始觉得唐恪言之有理,这东京是不能再待下去了,这里太危险了,再待下去,后果难料,于是接受了唐恪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