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七巷九坊(3 / 3)

作品:《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这武道之路是越走越远,别说【入道】,就是【入品】也遥遥无期。

如此这般,要报师傅大仇,只怕终生无望。

谢傅不知何去何从,显得有点迷茫。

心中却暗暗告诫自己切忌心性急躁,就如读书一般,平心静气有时反而有收获。

……

夜幕降临,月明星稀。

谢傅和胡地全坐在屋顶的瓦片上,居高瞭望这七里山塘的大街小巷。

青楼红漆亮起灯火,车马水龙,客流如云,七里山塘河上舟楫交织,花香灯影,笑语欢声,笙簧曲声珊珊袅袅传来,勾人心弦。

胡地全笑道:“谢傅,这七里山塘街热闹吧,繁华吧?”

谢傅感慨应道:“热闹繁华,闻名不如一见,苏州不愧是江南首盛,看这灯火神迷五色,听这软语笑声,不禁让人想要唤一声【我的娘子在何方】。”

谢傅说完哈哈大笑,心中却感觉莫名悲伤。

越是身处繁华热闹的地方,人的内心越是被洗涤过一般清晰,最渴望的东西一览无遗。

他想在苏州有个温暖的家,有师傅这个温暖的亲人,可这渴望却如天上明月那么遥不可及。

胡地全也哈哈大笑,学着谢傅喊道:“我的娘子在何方?”

两人望着这繁华盛景,胡地全嘴上轻轻道:“以前这七里山塘街可比现在热闹多了。”

谢傅闻言咦的一声。

苏州七里山塘街,谢傅在未到苏州之前,就闻其大名,仰慕已久。

以前,从苏州城内前往虎丘并无陆路,人游虎丘,需在闾门码头搭乘舟船途经山塘河,抵达虎丘。

直到白公来到苏州,时任苏州刺史,他看到山塘河年久淤塞,流水不畅,致使春夏水漫为患,白公决定疏通山塘河,他发动民工,清淤排涝,利用河中挖起的泥土,顺势扩展河堤,在堤上栽柳种竹,修筑陆路供车马来往驱驰,因为此路全长七里,所以取名七里山塘,又叫白公堤。

七里山塘沿堤风景秀丽,河风怡人,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纷纷在此安家落户,百姓商户随着跟风,渐渐的,七里山塘列肆招牌林立,灿若衣锦,商贾云集,游人如织,便成了如今的七里山塘街。

“地全,为什么这么说?”

胡地全笑道:“现在当红的可是七巷九坊。”

“七巷九坊?”谢傅自认熟读《苏州志》,对苏州这座城市熟悉无比,却从来没听过什么七巷九坊。

胡地全得意笑道:“谢傅,那你真应该去七巷九坊看一看。”

谢傅颇为期待道:“快说这七巷九坊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