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更大的!!(2 / 2)

作品:《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星舰飞船腹部大面积增加了隔热层,能够适应重返地球、月球、火星等多种着陆飞行。

它既可以作为载人飞船,也可以用作货运飞船。

其中加压空间超过1000立方米,比国际空间站加起来的加压体积还要大!

这么大的玩意,看起来相当的带劲。

只不过还没等他们笑出来,实用科技那边就给他们来了一个更带劲的。

最初的时候,实用科技航天中心没有火箭发射台,只有飞行跑道,让自由联邦那边成了严重的误判。

后来实用科技航天中心二期开建,开始的时候人们没太当回事,直到工地里出现了智能机器人大家才惊讶。

后来人们发现那些机器人去挖大坑了,而那个坑……是一座超大发射台的导流槽。

一直搞划时代航天设备的实用科技航天公司也要搞“落后”的火箭了?

而一些人立刻想到了《流浪2》里边的那种巨大火箭,那可是修建领航员国际空间站的主力。

如果是那种火箭的话,那么它肯定很先进。

咳,毕竟是实用科技的产品嘛,怎么可能落后!

只不过人们只看到了那个巨大的导流槽和简易塔架,没看到火箭实体,所以不好说更多。

直到今天,实用科技航天中心巨大的厂房大门打开,有巨大的罐体被车拉了出来。

很快啊,实用科技那边还没说什么,就有不少大神根据环境尺寸把那两个大罐体的尺寸给算了出来。

两个罐体的直径都是20米,短的那个长度大概是30米,整体就是圆柱形,长的那个大概是50米,可以看做是一枚放大了无数倍的子弹头。

都非常敦实。

这是啥?

燃料罐还是水塔?

等等……水塔?

这个称号以前是安在埃玛隆的超级火箭星舰上的,因为不锈钢焊出来的玩意特别像水塔。

难道……

实用科技航天的动作比网友们的猜测还快,两个大罐子很快被运到了发射台旁边,然后在简易发射台的吊车协助下完成了一次组合堆叠。

看到这一幕,很多人都知道没跑了,就是实用科技航航天公司的超级大火箭。

只是很多东西还没有装上,比如发动机。

人们没想到它是这样的,这跟电影里的“预告”多少有点出入。

当然,电影是电影,现实是现实。

而现在人们看到的这样,大概跟超级燃料金属氢有关。

之所以一般的火箭都那么大,有用的载荷却很少,就是因为它们需要大量的空间来装“低效燃料”。

大直径又不好搞,那就往长了造,所以现在的火箭都是又细又长,竖起来就跟竹竿一样。

现在实用科技能做20米的大直径了,偏偏金属氢燃料又高效,只用很少就能发挥作用,所以看起来就很敦实。

之所以“二级”飞船比助推器还长,只是因为飞船内部有很大的空间装载荷。

人们猜测它的运力一定很强,肯定比星舰的二三百吨要强。

不过要说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箭,其实也不是。

很久之前,还是自由联邦,它就设计过一款真正的超级火箭——海龙!

论高度,它比将近120米的星舰火箭还要高,更不是80米的实用科技新火箭可比的,因为它高达150米。

论直径,实用科技新火箭的20米直径也不够,星舰火箭的9米直径更是被甩的影子都看不到,因为它的直径达到了惊人的23米!

海龙火箭的运力达到了惊人的566千米圆形轨道单次550吨,这运力大约为土星五号超重型火箭的4倍,超级火箭星舰的2倍。

不过作为传统火箭,有巨大的运载能力就有巨大的起飞重量,所以起飞重量约为18000吨的海龙火箭就成了到今天为止,有完整设计论证的所有火箭中质量和运力最大的超级火箭。

加注燃料后18000吨重的超级重量甚至不能让在它陆地上直立,所以它必须由船厂像建造潜艇一样水平建造。

它内部巨大的推进剂储罐可以为火箭提供浮力,可以让它浮在水面上由拖船拖拽至发射地点,也就是风平浪静的某海域。

它的一级引擎喷管上装了一个超大的压载水舱,这种压载水舱注水后可以让它在海水里立起来。

海龙火箭一级直接在海里点火,在震死一堆海洋生物之后,火箭一级就会把二级送出水面,然后二级火箭外壁上的四个小引擎点火稳定火箭垂直上升,直到整个箭体脱离水面。

这也是它被叫做“海龙”的原因。

别看它这么巨大,看起来很笨重,其实和用完就扔的土星五号相比,它还安装了充气气囊减速的可回收系统。

一级火箭采用了球形燃料储罐,能嵌入二级引擎喷口里节省空间,脱离二级箭体后会张开充气气囊减速。

它的二级火箭引擎其实没有专用的喷口,等一级火箭脱离之后,包裹一级火箭的“箭体”就是喷口。

箭体往外扩,扩成喇叭口,就是引擎喷口了。

等二级火箭喷射完了,它会采用载人返回舱常用的钝头设计抵挡再入大气层时的热量,等再入大气层之后张开充气气囊减速。

第一级火箭和第二级火箭的回收都是溅落在海水里,然后用船拖回火箭工厂进行维修,最后重新使用。

当时它的设计团队认为大幅度增大火箭载荷只是锦上添花,复用火箭箭体才是降低发射成本的最重要因素。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个想法很正确。

对了,海龙还有一个降低成本的方式,那就是它不用建设专门的发射塔,因为建了它也站不上去,它直接在海里发射就省了这一部分资金。

但是……

别看海龙火箭这么牛批,以为它多先进似的,实际上它才是真正的傻大黑粗,确定可以用当时的技术造出来。

加注燃料之后,它的重量会达到18000吨,但它的一级火箭却不是用多个引擎堆起来的推力,它只用了一台引擎。

所以海龙火箭的特点就是引擎喷口比燃料罐还大,非常巨大。

这台引擎省去了几乎所有对“效率”这个词的考虑,单纯通过“量堆叠”提升推力的方式让海龙火箭第一级的单引擎有接近36000吨的推力!

第二级单引擎推力也达到了6400吨!

简直是丧心病狂!

所以说,人类对巨大奇观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没有最大,只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