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钝化固态金属氢(2 / 5)

作品:《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而且就这1克的重量,测试装置的损坏率也不低。

不过也不能再减少了,太少的话测试出来的数据有误差。

第一个原因是金属氢的特性,第二个原因也是金属氢的特性。

金属氢的量产太困难了,虽然有里未来的技术支持,但是大规模的生产线建立也很需要时间。

现在这些金属氢都是“实验室”产物,产量不多,每天只能生产大概一千克左右,同时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不过这已经很牛批了,要知道之前人类只是“似乎”得到了金属氢。

那是在大概五年前,自由联邦的某个高校实验团队宣布,他们将氢气样本冷却到了略高于绝对零度的温度,然后在比地球中心还高的极高压下用金刚石对固体氢进行压缩,最后成功获得了一小块金属氢。

这块金属氢样本被保存在两块微小的金刚石之间。

他们在新闻公告中说:“制备金属氢是高压物理学的圣杯,这是地球上首个金属氢样本。”

但是一个月后,当他们尝试用低功率激光器测量压力时,听到了微弱的“咔嗒”声,这表明其中一块金刚石已碎成微尘。

这一灾难性的失败导致样本消失了。

团队认为金属氢可能消失在位于两个金刚石之间、被用来装金属氢的金属“衬垫”内。

也可能是金属氢样本不稳定,在常温常压下变成了气体。

但也有科学家称,金属氢可能根本就没有被他们制备出来。

这种话实验团队自然要反驳了,他们表示通过显微镜观察金属氢样本是闪闪发亮的,且会以金属氢应有的方式反射光线,这意味着他们绝对制备出了金属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