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奇谭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五十三章 上山(3 / 5)

作品:《唐奇谭

祠宇宫,顾名思义,就是作为茅山附近大型祭祀场所,而长期存在的一所宫观;也是世俗大小斋醮法事的主要接待地点。与之性质近似的,还有分别位于山下和山中,接待访客的紫阳观和崇元观。

前身就是围绕着茅山,由常驻信徒和来访香客聚集形成的馆院建筑。其中紫阳观的前身,就是晋朝修士许询的旧居;用以接待世俗信众。而位于山内的崇元观,则是长期接纳一些身份显赫的信徒。

但是最重要、也最为显赫的,无疑还是位于积金蜂与大茅峰之间,楚王峪内的华阳三宫观。也就是源自东晋陶景弘,围绕着华阳洞天的地势,建立上中下三馆;如今的华阳宫、华阳中馆、太平观。

这里才是上清派茅山宗的本山腹地所在,也是茅山宗大多数成员的修行地。相对其他声名显赫、访客如织的宫观,除了门户间交流和朝廷敕使之外,绝少接受外界的探访,也相对充满某种神秘感。

而由位于楚王峪出口附近的华阳下馆,三次敕修而成的太平观;同时也是历代茅山祖师/宗主的驻地和起居、修行之所。因此,才能够在华阳三宫观中领袖绝伦;成为朝廷正式敕封的茅山第一观。

这里也是道门各派之中,最高级别的受箓之所;唐代道士,根据授箓品级分为五等,即:初受的“都功箓”、二受的“盟威箓”、三受的“五雷箓”、四受的“三洞五雷箓”,五受的“上清箓”。

就像是诗仙李白,当初在泰山附近受的就是“都功箓”;而作为他的引荐人玉真公主,受的是第三等“五雷箓”,道品为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而寿王妃杨太真被出家时,则直接授予“上清箓”。

此外虽然在茅山上下,还散布着若干附属的馆院庙观,诸如茅君祠、楼真堂之类建筑场所;但是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因此,这一次江畋实际想要探访的,也就是华阳三宫观所环绕的华阳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