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十七章盈余(3 / 4)

作品:《大明世祖

也是如此,朱谊汐才愿意扩建水师,兴建那些庞然大物一般的巨舰。

不过对于皇帝而言,财部收的钱,最后只能到户部的仓库中存着,而内帑的钱,才是他自己的。

因为当初的明智之举,放弃了金花银,选择海关成了皇帝的体己钱。

截止到了绍武二十二年底,仅仅是海关衙门,就带来了两千万块,内务府其他的杂入则是一千两百万左右。

合计三千两百万。

内廷常例支出在五百万左右,支持藩国常例两百万,节赏百万,祭祀、万年陵百万。

由于侍卫司的大内侍卫都是靠内廷拨款,皇帝最信任的人,厚禄以待,故而只有五千人,但岁支百万。

人均摊到两百块,是京营的七八倍。

省点花,两三年就能买房了。

内廷一年总支出达到了千万块。

仔细想想,因为皇帝一年就支出千万,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实在是太奢侈了。

英国女王看得都得流泪。

由于支出不多,故而内务府的累年盈余超过了八千万,泰半放在天下钱庄里,进行钱生钱呢!

二月初八,皇后诞辰,司礼监传下皇帝口谕,内廷上下赐一个月俸禄,另赐布鞋一双。

仅内廷的三千宦官、两千宫女,会计监就支出了十万银圆,内帑的豪横可见一斑。

而众所周知,大内侍卫们代替了以往大汉将军和御马监的作用,所以一向是皇帝心疼宝的侍卫们,则支出了二十万块。

傍晚时分,新一批的侍卫们来接替轮岗,贾代善与好友巴雅尔一起下岗。

虽然半个时辰就换轮换,间隙休息,但长达三个时辰的巡逻,二人已经精疲力尽。

挎着刀,贾代善忍不住抱怨道:“这天气,下了点小雨,冷风就直接往衣缝里钻,穿多了就热,穿少了就冷。”

“他娘的,真是古怪!”

“这比草原好多了!”巴雅尔则用着略显别扭的粗声道:

“草原上放羊,风吹日晒,可没有屋檐下躲雨遮风。”

“知足吧,我的公子哥!”

贾代善白了他一眼,只能嘟囔道:“去了演武堂,哪知道好不容易当上了大内侍卫,还得受这苦。”

“早知如此,打死我也不去演武堂!”

巴特雅听着其言语,实在是羡慕嫉妒。

他的父亲只是普通的塔布囊,在草原上只能让一家人吃饱穿暖,偶尔吃点羊肉。

可惜,大哥注定要继承家产和爵位,小弟还年幼,可能会被送到别人家当上门女婿,或者寺庙中当小喇嘛!

作为老二,他则尴尬异常。

只能拿上一笔钱,要么帮大贵族放牧,要么给商人当护卫,亦或者不顾一切,去东北,或者漠北地区开荒。

当然,藩王来草原招人,跟着他们去之藩也不错。

不过在他心中,最优选自然是参加朝廷的那达慕大会了。

苦练多时,凭借着卓越的箭术,巴特雅成了第八名,相当于进士出身,被举荐到北京,成了大内侍卫,而且还是御前侍卫。

普通的大内侍卫只是在皇城站岗放哨,而御前侍卫则保护着内廷后宫,规模只有五百来人。

一来北京,他就被授三等侍卫,正八品衔,年禄达到了一百二十块银圆。

内务府甚至安排了皇城附近的住宅,省得每天跑太远。

一年的站岗期后,如果未升至二等侍卫,那就去演武堂学习两年,然后直接外放京营,或者边军。

直授五百人的副营正。

地位之跃迁,让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