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十四章洪灾(3 / 3)

作品:《大明世祖

如此一来,一旦有什么政绩就会立马被朝廷知道,实乃好地方。

且不提王纯青高兴的赴任,朱谊汐则拍额而叹。

除了关于孙世瑞的情况以外,江苏那里又传来了消息:

黄河桃园南岸烟墩决口,水入洪泽湖,冲毁堤坝三百余丈,沿河三十个县尽受水灾,高邮县洪水高达二丈,城门堵塞,淹死数万人。

即使有一条泄洪河,但如此急速的一场大水,怎么可能轻易的被排出去?

又是一场百年难遇的洪灾。

治理黄河多年来的功绩,在一场大雨之下,尽数被摧毁。

所以此时的江苏,灾民达到了百万计,可以说是夏税不用想了,只能调剂用来赈灾。

这时候,就需要一员大将坐镇江苏这个南方大省,而孙世瑞就很合适了。

江苏上千万的人口,可不能乱。

同时,灾民们日后的安家立业,也是要江苏上下维持。

在这种情况下,海量的资金将入江苏,孙世瑞这样知更知底的学究型官员,最让朱谊汐放心。

至少他还是有底线的。

在数百万块银圆的诱惑下,朱谊汐对于锦衣卫都不放心了。

官场上的隐秘消息,锦衣卫可探寻不到,甚至有可能被收买。

对于官僚,他一直以最大的恶意来评估。

绝不能高估其底线。

想到这里,朱谊汐就有些无奈。

黄河实在是太危险了。

地上悬河,平日里浅薄浑浊的河水,骤然发力,谁能吃得消?

……

科尔沁,嫩江沿岸,河水滋润了许多树木,这个季节已然是初雪而下,积雪挂在树枝上却让凋零的树木仿佛绽放了一簇簇团花,分外漂亮。

嫩江城内外,银装素裹,一片白茫茫。

李应仁骑着马穿过林间道路,勒住战马。

片刻后,几名部将也策马上来,三马并列,坐骑上的大汉都目光明亮地盯着前方。

连战马的前蹄也刨着雪地,有些迫不及待似的。

正后方的大路上,一长串的人马正在缓慢地爬行,里面还有成群结队的绵羊、牛马拉着的大车。

“看来真的有不怕死的。”

李应仁笑道。

副将则摇头:“在这冬天,要想不被饿死,就只能如此了。”

科尔沁将军府在漠北大战后就成立了。

一开始朝廷决定由王纯青担任将军,礼部左侍郎金堡担任察哈尔总督。

但形势改不了变化。

两人还未上任,朝廷就开始动荡,首辅、次辅接连致仕,金堡从而升任财部尚书,一跃至权力巅峰。

这样一来,为了稳定察哈尔,王纯青就破例授予了总督一职,而科尔沁将军则被李应仁捡漏了。

作为辽东李氏后裔,李应仁虽然只有伯爵,但领兵打仗还是中规中矩,对于东北环境也比较熟悉,故而就捡漏了。

很快,大股骑兵从林间道路出来,慢慢地向前行,军队逐渐变得庞大,中间是开阔地显然不可能掩藏行踪了。

这是一伙不下千骑的队伍。

李应仁则比较冷静,他一踢战马,大喊道:“杀无赦——”

最前面的骑兵立刻猛冲出去,后面的马群也加快了速度。

沉默的军队立刻高亢地呼喊起来,马蹄声骤然轰鸣。

蒙古人见明军这般汹涌的来势,哪愿意上来拼杀,调头就跑。

蒙古骑兵们裹着破羊袄,根本就不是一合之敌,立马就被撵得哇哇叫,很快就被围起,不得不下马磕头求饶。

李应仁则站在地上,把马刀在一具死尸的的衣服上来回揩了几下,回顾左右,地上到处都是尸首在雪地里沾着雪片,四处血迹斑斑一片狼藉。

看起来激烈,但所杀不过数百人罢了。

他打眼一瞧,穿皮甲的很少,只有寥寥数人罢了。

“收拾下,免得把狼招来了!”

“头,那群畜生来了正好,咱正缺个狼皮大衣呢!”

将士们兴高采烈,这一场遭遇战颇为顺畅,关键死伤也不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