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十一章江南(3 / 3)

作品:《大明世祖

言罢,噔噔噔带至二楼,找了个包厢,朱谊汐制止道:“大厅中即可。”

“好嘞!”

旋即,又带到了一角落靠窗地。

“这位爷,您是想喝红茶还是绿茶?”

“红茶如何?绿茶又如何?”

“红者有三,乌龙,寿眉,红梅;绿者有三,雨前,明清,本山。”

“来个乌龙茶。”朱谊汐随口道。

“好嘞!”小二旋即又道:“您可要一些佐食点心?”

“你这有什么?”

“瓜子、蚕豆,酥烧饼、春卷、水晶糕、猪肉烧麦等。”

小二笑着道:“都是一些常食,但做的精美,有口皆碑的。”

“另外,我这还有说书的,您若是有想听的,也可花钱点起。”

朱谊汐随口道:“多少钱?”

“五银毫就成。”

“算了。”朱谊汐笑道:“我还是随大流,跟大家一起听吧,省得大家伙得骂我了。”

“您点了新讲,大家还乐意呢!”

小二奉承着。

耳边传来了江南吴语,朱谊汐如听天书,对此颇感失望。

这样一来,有效信息接近于无。

饮了半壶茶,吃了几碟点心,朱谊汐这才离去。

这个市集不大,却依山傍水,从而形成市集,来往的舟船携带商品而来贩卖,兜售着来自各地的廉价货物。

坐在乌篷船上,船夫划桨船穿行过桥,江南水乡之感扑面而来。

其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更是水乡之景。

走马观花一阵,朱谊汐也没用闲着,他令锦衣卫探寻哪家哪户偷税漏税,甚至不交税。

虽然皇帝没有免除士绅免服徭役的优待,但却将其免税的特权给取消了。

士绅一体当差没有,但一体纳粮却免不得。

“陛下何以知道有人不缴税?”

楚玉应下后,一旁随同南下的阎应元,则不解道。

朱谊汐微微一笑:“松江府海关每年都都在增长,而松江府的赋税却徘徊不动,俗话说的话,吃的多必然拉的多。”

“海关都涨了,地方岂能不涨?”

“这一估算,松江府必然是隐瞒了许多。”

阎应元恍然大悟。

对于阎应元,朱谊汐也不免教导起来:“这世间的事物,一向都是相辅相成的。”

“例如这人丁滋生了,必然是粮食多了,不然养不活,同时,盐、酒必然会增多,保暖的棉布自然也会增多……”

“一旦其中一项不对劲,那就出了问题,就需要立马解决。”

“对于松江府,朕是很看好的,这里超过苏州府指日可待。”

朱谊汐叹道:“长江这条水道,上连四川,中过两湖,可以说是黄金水道了,作为出海口所在,松江府尽得其利,成为大明第一重镇也是等闲。”

“对此地官吏任免,内阁要慎之又慎。”

及至八月中旬,在杭州过完中秋节后,皇帝对于江南也就厌烦了,开始启程返航。

在其中,松江知府被免职,内务府大臣王鹤由内转外,出任松江知府一职,可谓是大得其利。

运河从杭州北上,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返回京城。

在这一趟南下中,动用的纤夫超过十万次,消耗钱粮物资八百万块。

而盐商们却直接贡献了五百万,实际成本只有三百万,内帑直接出了。

这就让朝廷无话可说了,上疏的题本也尽数收了回去。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