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十七章发现(3 / 4)

作品:《大明世祖

皇帝毫不吝啬地给儿子们灌输自己的理念:

“要么扩张,迁移土地百姓,从而缓解人口问题。”

“再一个,则是促商。”

“一亩土地,只能养活一个人,但一亩织场,却能安置数十上百的织工,让他们有钱买粮购衣,养活一家老小。”

“那粮食哪里来的?”

福王则打破砂锅问到底。

“自然有产粮多的地方,如秦国,印度等。”

朱谊汐语重心长道:“当然了,商人收税的成本最简单,卡住关隘,找到铺子,就能够获得大量的赋税。”

“而要去乡间收税,不知要费多少人。”

“作为君主,手中一定要有钱粮,这样腰杆子才会硬。”

“同时,一定要握有军队。”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这一天,皇子们受到了皇帝的灌输,脑海之中思想不断的荡漾着,深受启迪。

在天津府待了几天后,皇帝转眼就回到了北京城。

不久,北京城试行丁牌制。

即,每一个年满十二岁的男丁,必须要在官府制定丁牌,上面描写着姓名,生辰,相貌,籍贯,父母。

犹如一个小号的户帖。

其每隔五年必须更换一次。

好家伙,即使只指定男丁,但数十万人的需求,足以让顺天府上下忙成了一锅粥。

可以肯定的说,待到北京城完毕后,顺天府,天津府等地,也必然施行。

到时候水到渠成,废除路引即可。

据估计,没有两三年的功夫,顺天府根本就无法普及。

至于整个大明铺开,最少要十年计。

要相信官僚的速度,没有利益的事,一向都是那么的慢。

……

此时的北极城,正处于一年之中最为繁忙的街道。

由奴尔干改为北极,全城上下没有什么不满,热火朝天的跟随着镇抚使朱东建立城池。

无论是建成,还是开荒,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而附近的海西女真,则在钱粮的勾引下,开始加入到建城之中。

每天奔走的人群超过千人。

有的女真人干一天,有的干十天,有的干一个月,甚至有的一直干下去。

对此,朱存渠则不以为意,依旧按照每天一斤粮发放,无论是一天两天。

但私底下,他却在留意那些干的实力长,或者强壮有力的大汉。

这群人都是他的收买目标。

在如今黑龙江将军府如此缺乏民众的情况下,女真人自然就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力。

表面上来看,建城开荒只是繁琐事,但参过军,并且在京营之中待了数月之久的太子看来,越是繁琐的小事,越具有深长的意义。

如,这群为口粮的女真人,不得不屈服在他的权力下,被迫分为十人一组,建立脆弱的隶属关系。

而听话一旦成了习惯,日后收入麾下也就是必然。

同时,海西女真们如果发觉自己一个月的劳动力,足以让自己的妻儿填饱肚子时,其必然就会有倾向。

渔猎哪里有农耕来的安稳。

即使在桀骜不驯的人,内心深处也是向往和平的。

通过几个月的工夫,散去了数千石粮,朱存渠在北极城方圆五百里内树立了好名声。

同时因为往来,与十几个海西女真部落建起了友谊。

贸易,自然而然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