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四章《前明史》编修(3 / 4)

作品:《大明世祖

而顾炎武的这些思想,却能为国所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不就是号召百姓,保卫朝廷,保卫朱家江山吗?

经世致用,不就是培养人才,治理天下吗?

“好!”朱谊汐兴奋道:“就先征召顾炎武。”

“对于他,我可是闻名许久,既然有此大才,正应该编修史书,才能不浪费开来。”赵舒讶然。

在他看来,朱之瑜文学功底深厚,为人又刚正无私,比顾炎武这种名大于实的人强多了。

之所以征召顾炎武,就是为了照顾他的名气。

“是——”赵舒叹了口气,继续开始举荐……而此时在浙江,绍兴。朱之瑜在家中研习书法,钻研画作,可以说悠闲自得,极其舒适。

五十有六的他,已经一把年纪,原本一腔热血想要复国,在绍武皇帝再次统一天下后,立马就偃旗息鼓,开始了悠闲时光。

即使不时有官场中人,想要举荐他入朝为官,但都被一一拒绝。这些年来,他与其他大儒一样,视甲申之乱为大耻,更是对满清入关心有余悸。

这些年来,不断的研究,终于有其所得:治国,要学以致用,

“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而他却并不知道,如果在历史上,为了保存节气,他将流亡于日本,寄寓二十多年,传途授学,把中国先进的农业、医药、建筑、工艺技术传授给日本。

建立了以舜水学说为宗旨的

“江户学派”。

“之瑜,之瑜——”忽然,一声苍老的叫喊,让朱之瑜从书法中回过神来,他匆匆放下笔,走出了房门。

三步并两步,搀扶起一面走来的老人。这是他的长兄,朱启明。在八岁亡父之后,长兄如父一般抚养他长大,可谓是劳心劳力。

以武官之俸禄供养他读书,是极为辛劳的,所以他一直感怀尊重。

“兄长,你一把年纪了,怎么还如此乱来。”朱之瑜责怪道:“快先坐下。”

“有事慢慢说。”

“嘿,这不是有好消息嘛!”朱启明身材魁梧,但却拄着拐杖,七十岁的年纪,脚下生风。

“你是不知道,朝廷准备征召你为官呢!”朱启明脸上堆着笑,握着朱之瑜的手就不松开。

“兄长,你怎么也来劝我?”朱之瑜无奈道:“官场浑浊,我不适合为官,就不要再来举荐了。”

“这次非同一般——”朱启明声音骤然洪亮,他盯着自己的弟弟,认真道:“朝廷要编修《前明史》,想要征召你为史官,这可是青史留名的好机会啊!”

“你名士风流我不管,但这般光宗耀祖的机会,可推脱不得。”

“什么?”朱之瑜一愣。他万万没想到,这般的机会竟然砸在了自己的头上。

这些时日以来,他可是听说不少人,冒着风寒想要北上落名,不曾想他人在家中,朝廷却征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