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零二章天山行都司(3 / 4)

作品:《大明世祖

这犹如历史画卷一般的场景,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参与其中。

起居郎下笔如有神,不断地书写着,然后再删减,力求真实,情感充沛。

同时,传教士卫匡国,则瞪大了褐色的眼珠,难以置信,一位庞大帝国的皇帝,竟然如同农奴一般,亲自下地干活。

而那些文官武将,不仅不劝阻,反而看得津津有味,恨不得过去帮忙,参与一下。

这种奇闻怪谈,即使来到中国数年,卫匡国仍旧有些难以理解。

「卫道长——」这时,司礼监秉笔太监田仁走了过来,态度亲近,低声道:「听闻你们欧罗巴画功不错,这般景象,怎能不留下丹青墨笔?」

虽然对道长这个词有些郁闷,但卫匡国却敏锐的意识到,这是自己参与这个帝国的大事,忙不迭道:

「您说的没错,我回去就画下来。」

说着,他瞪大了眼睛,左右看着,甚至动员身边的传教士们一起观察,防止遗漏。

忙活了半个时辰,哪怕只是踩着铁犁,皇帝都累得快直不起腰。

几个养尊处优的阁老们则被太阳晒得汗如雨下,喘气如牛。

皇子们也累得够呛,坐着都能睡过去。

不过,这场活动,到底是有意义的。

农业无论在何时,都是最为重要的。

「万岁爷——」刘阿福连忙端上温水,一旁的田仁则亲自为皇帝擦汗国别提多殷勤了。

尝了一口,带有淡淡的咸味,加了盐,补充水分。

随后,他又原地换了一身衣裳,避免吹风着凉。

「百业农为首,仓禀实而知礼,只有让百姓们填饱了肚子,才不会有人造反。」

朱谊汐踏在田埂上,看着自己翻松软的一块地,长吁了口气,诚恳道:「农民,永远是最苦的。」

几个阁老虽然萎靡不振,但到底还是附和起来。

「农乃根本,陛下有此仁心,实乃朝廷之福,万民之福。」

赵舒忙开口道。

「是啊,人人道我重商贪利,但也正是我重农之缘由。」

朱谊汐环顾左右,淡淡道:「所谓重农,就得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遵循四时。」

「而这般,农税低则从商税补。」

「苦一苦商人,让农夫多吃一块肉,怎么也是值得的。」

「而不是口头说的重农,转头则加倍增税,民不堪其扰,逃亡者众。」

这番话,让许多人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

其实,封建社会,实际上所谓的重农,指的就是重视农业税,防止遗失,而非善待农夫。

毋庸置疑,今天就是一场秀,或者说必要的秀,彰显皇帝对农业的重视,驳斥那些乱七八糟的说法。

毕竟你说的再多,也不如做上一番。

干脆,朱谊汐直接打破了以往皇帝的装模作样,直接来上了实操,绝对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一上午的工作结束,皇帝直接回到了紫禁城。

屁股刚坐下,就得知了从甘肃六百里加急传来的消息。

末将高一功启奏:

自末将于绍武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南下,先入焉耆,再入库车,在

阿克苏小挫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