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十六章奉京府(3 / 4)

作品:《大明世祖

大量的布里亚特蒙古人被编入八旗中。

其中有近万名勇士,被编入满八旗,成为了中梁砥柱。

部分人被编入蒙八旗,而大部分普通牧民,则成为了包衣,替八旗子弟放牧。

没错,虽然赶走了罗刹人,但布里亚特人还是摆脱不了被奴役的命运。

只不过相比于罗刹人的烧杀掳掠,满清的手段更为高级一些,拉拢贵族,分割草原,奴役牧民,三大手段整出,顿时收获奇效。

经过一番整理,布里亚特人共计二十万,在贝加尔湖东西两侧,有时候还跑到呼伦贝尔地区游牧。

喷到了如此一块肥肉,瞬间上满清恢复了几分实力。

其中,满、汉、蒙八旗主力,总兵力再次突破了十万,虽然良莠不齐,但也是一个极其唬人的数字。

“全国共有十二万户,其中八旗子弟八万户,余者都是布里亚特人。”

在巴尔古津城内,修缮齐整的书房中,年轻力壮的顺治皇帝坐在主位,一旁罗列着文武大臣。

其中文臣以范文程、洪承畴为主,而武夫则是八旗贵胄济尔哈朗、勒克德浑为主,规模不超过十人。

再加上顺治皇帝,从而组成了满清的权力中枢。

加入了八旗贵胄,内阁的权力被侵蚀,文臣们的话语权降低,但却不包括洪承畴。

在征服布里亚特蒙古一事,洪承畴出了大力,短短数月时间内,就将整个贝加尔湖一扫而空。

亲自指挥作战,将几座罗刹城堡清扫,获得了工匠、农夫。

甚至在他的一力主张下,朝廷拿出万亩土地,试种黑麦,从而大为成功。

黑麦的味道虽然难吃了些,产量却与小麦不相上下,在贝加尔湖这样的寒冷之地极为适应。

可谓是意外之喜。

范文程继续说道:“以奉京府为中心,贝加尔湖东西两侧,方圆千余里,如今都是大清旗下。”

“东侧的科尔沁部也表示顺从,呼伦贝尔草原的部落已归顺朝廷……”

巴尔古津改名奉京府,作为如今的行在,是大清的统治中心。

“今秋入库之粮多少?”这时候,济尔哈朗忍不住打扰道:“如今咱们吃的都是存粮,再要没一些进项的话,整个冬天可熬不住。”

“虽然夏日只有万亩左右的田地,但咱们又役使布里亚特人复开垦了二十万亩,待到来年,定然钱粮无忧。”

范文程露出一丝浅笑:“今秋获粮约二十万石,加上去年的存货,应该能够熬到开春四月了。”

“再不济还有牛羊,饿不死人的。”

顺治抬起下巴,清脆响亮的声音让济尔哈朗退后,不敢再言语。

“20万亩不够。”年轻的顺治皇帝脸色凝重:“至少要一百万,乃至于两百,三百万。”

“只有开垦出足够的土地,才能养活整个奉京。”

“陛下,八旗子弟近些年来损失惨重,家破人亡者不在少数,父死子继,兄去弟来,如今不仅在关内的土地没了,辽东的土地也荡然无存。”

勒克德浑突然站出一步,昂首说了起来:

“为今之计,需要划出足够的土地,分给八旗子弟,让他们安心作战,不虞后顾之忧。”

这下,场面瞬间僵持。

顺治陷入沉思。

显然,文官们想要再接再厉,继续开拓土地,为朝廷打下更为厚实的根基,以图来年恢复江山,再不济也能坐稳如今的地界。

而八旗们则认为,朝廷虽然重要,但他们才是整个大清的中流砥柱,忍饥挨饿数年,终于寻摸到一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