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二章监察御史(3 / 3)

作品:《大明世祖

“盐商们总是尽一切手段来捞钱,少赚就等若是亏钱……”

回想起皇帝临行前的话语,朱静脚步匆匆,不带有一丝的留恋。

等到他抵达酒楼包厢,锦衣卫千户楚原,就已经等待多时。

身体略显单薄,眉眼间颇有几分圆滑,衣裳是一件上好的棉衣,肤色较白,像一个商人。

朱静知道他,此人在山东勾连榆园军,以及大量的土匪,从而为决战赢得了先机。

也因此,其受封男爵,官升锦衣卫千户,驻扎在应天府,监督整个江苏,安徽两地境况。

“锦衣卫千户,楚原,见过钦差!”

“请起。”朱静忙虚扶了一把,两人客气地坐下。

对于朱静,楚原倒是了解颇深,圣卷极盛,如今充任特使钦差,又是一项捞取资历功勋的好差事。

这件事若是办的好,从其就能从正六品,升任从五品了吧,甚至能跨越至五品。

乖乖,二十来岁的府同知,正千户,与自己平级。

“此次某受陛下所派,所为淮盐之事,楚千户若是有所得,我必然向圣上为你请功。”

朱静一副热情的模样。

楚原则拱手,也是配合着热情:

“淮盐供销应天、安徽、江苏,江西,湖广二省,河南,六省一地,数千万丁口所需……”

如果是在天启年间,这六省所在的丁口,肯定超过一亿,而如今也不容小觑。

“盐课之弊呢?”朱静轻声道:“几百年的运转,肯定积弊丛生了。”

“票盐法后,纲盐不存,这盐政弊端,还得从盐场说起。”

先说淮北盐场,其积弊在坝杠。

盐从滨海盐场运出之后,要经过五个坝,每过一个,就要过称改包,未改之前称一次,改之后再称一次,故称为五杠十坝。杠者,竹杠,用来抬盐之用。

过关完毕,才能最后装载大包,运往指定销售的地点,称之为‘岸’。

在五杠十坝的过程中层层盘剥,处处花钱,每一引盐须费十两银子,这些钱最后都要加到盐运的成本中去,等到正式落到小民的手中,自然造成了官盐的价格远远高于私盐。

这也就是私盐屡禁不止的原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