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否极泰来(3 / 4)

作品:《天唐锦绣

房俊放下茶杯,摇头道:“虽然国策由外向内转变,放弃开国之初的扩张策略,但并不意味着军队彻底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在放弃扩张的同时愈发注重掠夺,且掠夺的方向由陆地转向大海,毕竟与陆地动辄以年计数的遥远路程与巨大的靡费相比,海上掠夺的效率实在太高。”

丝绸之路便是大汉帝国向西域各国掠夺的一条黄金道路,但是自汉朝凿空西域开始,后面历朝历代能够完全掌控西域的时间却少之又少,是那些朝廷、大臣意识不到丝绸之路吸纳、掠夺来的财富吗?

并不是。

重点在于西域太过遥远,与中原王朝的路途太过艰难,想要维系这样一条数万里长的道路,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太过庞大,难以维持投资与收获之间的正比。

迫不得已,只能放弃。

但是大海不同,只需要有一支无敌于海上的船队,然后沿着大陆海岸设置好补给基地,那么纵使万里、十万里之外,亦可在水师的控制之下,沿海诸国的财富将会沿着无数条航线所绘制的财富之路汇聚至大唐。

另外一点,当下大唐的疆域已经无限庞大,受限于交通、信息、人口等诸多条件,即便有再多的土地也无甚大用,没有精力去开发的土地却要派驻大军驻守,取之何用?

除去满足一些野心家的面子之外,还会将帝国硬生生拖垮……

不过他也提醒道:“以海外至物资开发国力,乃是千秋万载之根基,但掠夺回的金银矿产只能充实陛下的内帑,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拉动经济,却不能直接流入民间,否则必然会造成巨大的通货膨胀,物贵钱贱的后患是帝国绝对不能承受的。”

然后,他不得不向李承乾、苏氏这两口子普及一下什么叫做“经济”,什么叫做“通货膨胀”,以及“货币”的本质与用处……

从真正意义来说,“钱”是最没用处的,不能吃、不能穿、不能用,再多的钱也救不活一个穷困的国家。真正有用的是物资,粮食、钢铁、木材、布料、茶叶、瓷器……钱币是作为各种物资平衡流通之用处而存在。

相比于后世,大唐为何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