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寒门科举 / 章节正文阅读

95、95.诗会(1 / 5)

作品:《寒门科举

也无怪有人会这般想,哪有人参加诗会只提前准备了一首词的呀?还是仅提前几天斟酌的。

别人都是如何做的:平日里若有了感悟,当即就记下来,自己推敲琢磨之后,再由师者帮忙润色,拿到诗会上的作品,必定是字字玑珠。

在数量上,他们多则备有五六首,少则也有两三首,在诗会上伺机放出。

毕竟,像赵府这样大的诗会不常有,能收集整理出诗集的机会更不常有,万一哪一首诗受人广为诵读,那是一件极其长脸的事,日后便像一枚标签一样,可以挂在身上张扬。

往浅一点说,若是哪一首诗写进了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女们的心间,或许还能多一出书生美人的佳话。

总而言之,众人的准备是充分的。

推己及人,众学子便觉得,樊凡不是不看重这些东西,他既然只准备了一首诗,便说明他腹中才华不足,难以产量,平日里更是不爱作诗,没有积累,一首已是极限。

……

诗会上,弦乐绵长,歌声温婉,众人乐在其中,酣畅对饮。

若是有人“文思泉涌”,一旁自会有小厮立马上前,备好纸墨笔砚,研墨伺候,其余人围观欢呼捧场,大赏特赏。

这些诗文会简易装裱,而后挂在类似展示区一样的墙上,以供葛教谕等评委评判甲乙丙丁级,每一级又有上中下三等。

适当时机,再由与学子约好的教坊女乐将诗词吟唱出来——文人曲中填新词,女乐传唱曲牌,或能让该诗词成为时令歌谣,二则互融,相映成彰。

樊凡略略扫了一眼,只见那些挂上去的诗词,大多判为甲等中、下,或是乙等中、上,并无丙等、丁等的诗作,如若真有,那必定是哪位才子酒水喝多了,草草写了一篇如《数鸭子之诗》一般的作品交上去。

由此可见,大家的作品质量都不错,白鹭学府的学子是有才华的。

忽而,诗会上传出一阵赞叹声,一声比一声高,久久不绝。

樊凡转头望去,看到众人围着的是云坤——白若冰的同门,白鹭榜的第六。

他手里拿着一首诗,显然,是这首诗惊到了众人。

待小厮将诗装裱好挂上去,只见纸上写道:

《秋游孤山念旧友》[注释1:原创]

一人一马一书箱,一卷竹文一柱炴。

奈何旧人乘风去,一杯浊酒对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