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寒门科举 / 章节正文阅读

46、第 46 章(1 / 2)

作品:《寒门科举

第四十六章

学政大人念完,满堂皆静。

此等诗才,便是在场的众夫子,也有所不及。

重点是,他才十岁有余,称之为天才亦是不为过。默经的水平是一流的,说明基础打得牢;对对联,说明文思敏捷;如今,又写了一首好诗,说明胸中有物。

试想,如此三点皆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他若是写文章,又岂是会差?

加之,今日的童子会拔得头筹,得了学政大人的赏识,只要在学政大人的任期内参加科考,想必县试、府试、院试三道,将是如鱼得水,畅贯其中。

樊凡如此年少能有如此水准,虽非名门之后,但前途可期,学政大人、知府大人在心中已暗暗记下,日后稍稍帮扶,当作长期“投资”,自然不在话下。

随后,学政大人宣布樊氏族学樊凡夺得今年童子会榜首。

……

……

童子会之后,大堂之中,一众官员皆已离场,余下前来参赛的学童与夫子。

唐贤程虽神色失落,却不能输了读书人的风范,朝樊凡拱手,道:“樊同学一首《农家乐》形神具佳,寓意高远,非我所能及,唐某输得心服口服,日后县内诗会,必有樊同学一帖,还望樊同学赏脸。”

莫要小看了唐贤程所说的一帖,这便意味着,樊凡进了这个圈子。读书一道,虽是一个独自苦修的过程,却也不能少了圈子,少了同窗,试想,天下书生跺一跺脚,都能叫整个大明震三震。

读书人的小圈子,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唐兄抬举了,必将诚至。”樊凡回礼道。

林书芳与王志亦是上前拱手贺道:“恭喜樊同学拔得头筹。”

樊凡朝二人回礼,谦虚道:“承让了,不过碰巧是考了我懂的,日后还有许多学业上的问题,需要向诸位同仁请教。”

随后,自然还有学子前来祝贺,不一一细叙。

……

樊凡与夫子、陈家笙等会合,三人一同往县学外走。

县学外,只见仍是挤满了人,一部分乃是不死心,仍在苦等学政大人出来的生员,另一部分则是前来等榜的。

童子会虽非什么大考,但毕竟是由一府学政亲自考校,榜首由大宗师亲点,故最终排名亦会用红纸张贴示人。

樊凡陪陈家笙去看榜,主要是为了看看陈家笙默经排在了第几名,不料,大伯樊明仁居然还未走,就这么不巧地又碰上了。

“侄儿,大伯的书信可曾交予大宗师?”樊明仁焦急问道。

樊凡岂能跟他说实情,谎道:“大伯交代之事,岂敢懈怠,那书信,已交到大宗师手中,此时,怕是正在赏读呢。”

樊明仁一听,喜出望外,又开始做他的春秋大梦,一边晃着折扇,一边飘飘然说:“交了便好!只要大宗师读了书信,定会被吾之大才惊羡,如此,大宗师免去我院试之苦,亲提为县学生员,定如探囊取物,十拿九稳。”

樊凡忍住不去笑大伯的“无知大才”,说道:“小侄先告退,且去看榜。”

谁料樊明仁“唉唉唉”上前拦了樊凡,极为鄙夷不屑道:“看什么榜,不过一童子会尔尔,没甚么用,不过是小孩童过家家……况且你不过粗粗识几个字,还是要有自知之明,还是早些回去罢。”

樊凡无语,这大伯还真是,给他个台阶,他就真以为能登上天。

樊凡还未来得及开口,身旁一位同样在等榜的中年人,穿着阔气,约莫是哪位参赛学童的父亲,便忍不住了,呸了一声,嘲讽道:“好大的口气,我当是什么高人……瞧上一眼,不过是个穷童生,也敢口出狂言,鄙夷童子会之榜。”

樊明仁一看那人没穿秀才服,便壮了胆,争道:“你这小民,读书人的事,你能懂吗?吾乃童生,府试榜上有名,这童子会榜能跟府试榜相比吗?”

“且不论童子会榜有用无用,你一个三十有几的老童生,好意思与学童相比,也不嫌臊得慌……再论论这童子会榜,榜首乃是大宗师亲点,岂容你蔑视?”那中年人气道。

二人争得面红耳赤,樊凡正好趁此开溜。

等樊明仁吵完,回头已不见樊凡踪影。

也正好是此时,红榜高贴墙上,众人连忙前去看榜,一县府里的小吏与樊明仁相识,瞧见了樊明仁,想博个彩头,上前贺道:“呦,这不是樊大老爷吗?恭喜恭喜,你们樊家出了大才,要光宗耀祖了。”

一开始,樊明仁亦是疑惑喜从何来,可片刻之后,他便脑补了情节——

定是那封信!那封自荐信!

大宗师看了他的信之后,对他赏识有加,决定提拔他为生员,这小吏是内部人员,提前得了消息,故前来道喜,迫不及待要巴结他。

定是如此。

想到自己就要升官发财了,樊明仁又官派了几分,后背着手,道:“吾之大才,总算是熬出头了,你放心罢,以后我会罩着你了的。”

静默……

“樊大老爷可是有什么误解?”那小吏尴尬道,“我说的是,樊家小郎樊凡,夺得了此次童子会榜首,大宗师对他青睐有加。”

又是静默。

樊明仁极不相信地往红榜上看了一眼,最顶头的位置赫然写着“榜首樊氏族学樊凡”。

……

……

榜单贴出,陈家笙最终得了第九名。

陈家笙喜上眉梢,比樊凡夺得榜首还有高兴几分,一路上,在马车里叽叽喳喳不停道:“料想不到我默经竟得了第九名,与二弟相比只差了一丝,父亲得知,定会为我高兴,爷爷亦不会急着让我接手家族生意了。”

“这几年,你本就学得扎实,积累使然,从前你觉得自己远不如二弟,不过是自卑作祟,从今往后,再自信一些,成绩定不至于此。”樊凡说道。

陈家笙点头,道:“堂舅说得甚是。”目光中隐隐有了几分坚毅。

……

令樊凡不解的是,他得了榜首,夫子的心情却是不佳,一路上面露担忧之色,更是低叹了几声。

一路上也仅是寥寥说了几句话,换作以往,夫子早该在喋喋不休为他们分析此次考校了,如此反常的表现,想必是心中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