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 / 2)

作品:《死后我又叒叕爆红了

12色5ml的国画颜料、梅花调色盘、陶瓷墨碟、砚台、折叠水桶、竹制笔帘,里头装着大小共五支毛笔、熟宣两张、黑梓木镇尺、墨汁、加厚书画毛钻、和围裙一件。

每人分了一张宽木桌,位置隔得很开,防止抄袭。

评委席上坐着五名书画协会的老人,以及两名H市领导。

毕竟这次省赛的第一名要代表Z省去参加全国赛,就连□□都对此十分看重。

看到下边有眼熟的学生,评委们也免不了低声议论几句:

“那是协会里老张的孙女吧?”

“还有温老的曾孙子。”

“他俩在,我看这次比赛的第一第二没有悬念。”

“那也不一定。”

“黄罗明开的书画培训班里出了个好苗子。喏,看右边那个穿黄格子衬衫的男孩子,就是他。这回老黄也把新学到的那项失传技法提前教给他了。”

领导对国画了解不多,插不进话。他们目光在场内环视一圈,倒只认出了在网上小有名气的戚临清。

“徐老师您觉得那孩子怎么样?他是这次B市赛第一。”领导A凑近问旁边的秃顶老人。

秃顶的徐老先生:“我不认识他。”

在场评委都上了年纪,平常爱好写写画画,极少上网,认不出戚临清也正常。

评委A见状,压低声音道:“听说他的第一名是作假买的,里头掺了不少水份。您们待会可得擦亮眼睛好好看看。”

徐老先生讶然,“买的?B市赛区这么乱的吗?”

评委B:“那可不,B市墨杯背后还有金主爸爸赞助奖品呢!”

徐老先生沉吟片刻,道:“这也正常。”

各城市乱象难治。但像他们这些省赛、全国赛就不一样了,奖金全都是国家教育局发下来的,评比审核十分严格。

对方有渠道买通B市主办方,在他们这里就得吃闭门羹了。

比赛开场前有半小供参赛选手们铺展画纸、倒水、调色等等。

而后徐老先生站起来宣布这次省赛的国画题材:“人物画。”

台下的选手们听了,有人欢喜有人愁。

要知道人物可以说是国画中最难把握的题材之一了。

它的形体、比例、线条、衣物褶皱等等非常复杂。

模仿还可,但是让他们在比赛中临时原创,可就要难倒一大批人了。

在众多如丧考妣的参赛选手中,张平和温冰洁却表现得十分自信。

他们是青梅竹马,从小在一个大院长大。

尤其是温冰洁。她爷爷温老便专精人物画,从小她耳濡目染,学到的精髓肯定不少。

张平亦然。他想起曾爷爷刚传授给自己的临清画法,挑了挑眉毛。

真是刚瞌睡就有人给递枕头。

张平握起毛笔,深吸一口气。

他这次定要将古代画法活学活用,艳惊全场!从而获得参加全国赛的入场券。

两人余光一碰,硝烟四起,皆暗暗咬牙较着劲儿。

他们对彼此都太熟悉了,就好像在跟自己比赛似的。

他们的目标一致,但能参加全国赛的名额只有一个。

赛场上没有感情。

这一刻,他俩就是竞争对手。

而与此同时。

赛场后方的唐古拉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咸鱼。

他对自己的几斤几两心知肚明,或许花鸟工笔还能勉强拿得出手,但人物?特么就是他最大的短板。

唐古拉大脑一片空白,已萌生了放弃的心思。

他叹了口气,搁下笔,侧头看向身旁的戚临清。

虽然位置隔得较开,但唐古拉仍能看清少年挽袖画画时流畅的笔触,一如往常般得心应手。

唐古拉很羡慕,好像无论什么题材都难不倒对方。

戚临清注意到他的视线,动作一顿,抬起头问:“怎么了?”

“没事...反正也不可能拿奖,我就是有点不想画了。”唐古拉有些自暴自弃道。

戚临清皱眉,顿时板起脸,训道:“拿起笔,给我画!”

唐古拉被他难得严肃的语气吓得一激灵,下意识拿起了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