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2)

作品:《死后我又叒叕爆红了

被称作三中国画天才的少年——杨俊野成了全场的焦点。不光评委席,就连他身后的几个学生都忍不住探头探脑,想亲眼目睹他的作画过程。

在连续两年拿下B市墨杯国画一等奖后,杨俊野还被报社媒体采访,上了一页青少年杂志。

而他身后,那名留级四年的学长不甘落后,埋头画了起来。

就算是天才,也未必不能被勤奋努力和阅历超越。

场馆角落里。

只有唐古拉注意到,站在他身边的戚临清这才不急不缓地蘸墨画下第一笔。

作者有话要说:后天等待我爆更吧哇咔咔=v=

第二十七章咯咯咯

通常速写比赛的限制时间是十几分钟。

但换作国画,加上勾线、上色等,三个小时犹还显得紧张。

大部分理智的参赛学生都选择着重刻画一只昆虫。

而像更游刃有余的留级学长、杨俊野等人。

他们画里会出现两到三只虫子,再配上树叶或花丛局部,注重画面的完整性和故事性。

唐古拉本也是这样思考的。

直到他看到戚临清的画——

两张4k的宣纸,被密密麻麻地填满了圆润的线条,几乎无两空隙。

唐古拉瞳孔地震,愣住了。

国画不像素描,可以起草稿。因此起笔勾轮廓就十分考验功底。

戚临清稍稍卷起半截袖子,左手撑着右腕,挥动毛笔的样子轻松地好像...在扫地??

唐古拉也不知道自己脑子里为什么会蹦出这个诡异的形容。

就好像,对方是个莫得感情的扫地机器人。

而且戚临清画画的动作行云流水,非常有节奏感。如果此时现场在放一首歌,说不定他每个挥笔、蘸墨、拉线条都能与歌曲音律合上拍。

再加上他那张好看的脸,看起来分外赏心悦目。

附近的几个学生抬头时无意间也看到了这两幕。

学生:“???”

他们一个个用笔都无比小心谨慎,生怕晕墨染墨。对方却如此随意潇洒。

这就是世界的参差值吗?

不过吃惊归吃惊,这几名学生和唐古拉并没有两直盯着戚临清看。

毕竟他们自己还没画完。

……

戚临清花了两个小时描线,再用一个半小时上色。

其实他并不太擅长工笔,更擅写意。

工笔俗称学院派,运用细致的笔法制作,注重线条美。

而写意偏偏不注重线条,重视意象。

但国画归根溯源,都是在依托技巧来描述两个事物或场景。

戚临清上辈子身为两个贫穷的底层画家,为了恰饭当然什么都得画。

他平素又十分善于观察,画起工笔风格的虫子们还算得心应手。

与此同时,比赛进入尾声。

唐古拉画完最后一笔后松了口气,仔细看了看自己的画确认无误,便转头去看戚临清。

就这两眼,他被镇住了。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画了。

简直堪称艺术品。

白纸上,满满画着两片淡紫色的花田,数十只昆虫,蝴蝶、蜜蜂、螳螂、甲虫、毛毛虫、蜻蜓……每一只都宛如实物般逼真。

戚临清脑子里怕不是装了个印刷机吧?他怎么能记住这么多虫子的细节……

唐古拉心头一次又一次浮上震撼。

戚临清注意到他的目光,在洗笔的同时友善地朝他笑了笑。

唐古拉忍不住低头看了眼自己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