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最强修武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87章 七堂课(十八)(1 / 2)

作品:《最强修武

杨志伟在里面忐忑不安,在外面的采药三族的各位长老们,也是心神难定。

王文栋能够体会他们的这种心情,因为现在进行的测试,不单单是考察参试人员的实力、修为以及天赋,还考察他们的心性。

其实在一开始的讲课之中,程老就已经反复暗示过他们,对于草木之情,重在引导,而不是强加人意于其上。

如果勉强为之的话,在一二代之间,可能未必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是到了三代之后,恐怕会面临颗粒无收的结果。

此时考验的,其实是这些小子们的心性,看看他们能不能忍耐得住,不将自己的焦急和争强好胜之心,传达给他们所影响的药苗,也不勉强它们去做力不从心之事。

这样的考察虽然很简单,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能够胜过的,其实很难。

正是因为这样的目的,所以采药三族的这些长辈们,虽然有事先知道其中隐情,也没有对考生透露过一点儿。

已经泄了密的考察,是毫无意义的。

王文栋还忘不了当初他们参加七堂课的情况,在第五课之中,他们几十个考生,全部被淘汰掉。

只有几个人最终结出了不足五十个果子。而剩下的人,甚至到了第三代,全都颗粒无收的。

当年的惨痛教训,对于王文栋而言,影响至深,这也是之后多年之间,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事情:过犹不及,凡事不可强求,亦当“顺道而为”!

猛然间,王文栋想到,自己在上学之时,石碑上刻的那句校训:“顺道修武安天下”,心中不禁一阵感慨:大道相通,此言不虚!

此时此刻,看着后一辈的人在此接受七堂的课的考验,王文栋心中百感交集,即是激动,又是慨叹,甚至有一种莫名的淡淡的忧伤萦上心头。

他多想大大感慨一番,把自己的一切感悟,全部倾倒给这些后起之秀,让他们捡拾自己的宝贵经验,避免自己走过的弯弯绕绕。

可是不可拔苗助长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尽管看着他们可能的错误,他们还是要在一旁静静观察,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跌倒、去发现。

果然,很快就有孩子中招了,仅仅在第一代的时候,他就已经结出了二十几个果子,还在沾沾自喜,殊不知到了第二代,只有三四个果子发芽,其他的全都没有任何反应,这孩子一下子傻了眼。

知道这样的消息之后,王文栋心中叹了一口气,他明白,这个孩子是不能走到最后了,这才刚刚到了第二代,就已经有如此大的损失,恐怕到了第三代,连发芽都很难,更别说结果子。

现在王文栋只盼着,还有人能够听进去程老的话,至少稍微收敛一下,也不至于像自己当初那样,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他想到了杨志伟这个孩子,无论从哪个方面讲,这孩子都是很不错的,唯一的不足,也是最大的缺点,就是他太过自负了,对于一切教训都是满不在乎的样子。

这也难怪,他的确是太优秀了,可是这种恃才放旷的行径,反而会害了他。

王文栋现在心中默念:志伟啊,你可一定要听进去劝,该服输时就服输,该低头时便低头啊。

是的,输给小风,并不丢人,因为小风是程老所选定的人,这孩子的天赋,别人恐怕还没领教过一半呢,如果把他所有的秘密都说出来,恐怕三族之人就不会这样淡定了。王文栋这样想着。

杨志伟终于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他发现力不从心之时,敏锐的觉察出了端倪,没有强力从事,及时止损。

所以在他发展第二代的果实时,只结出了五十多个种子。但却个个饱满,全都在第三代之时破土而出。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杨志伟更加小心谨慎,不在乎能够多出果子,反而更关注草木身的情绪。

终于在最后出关的时候,当杨志伟精疲力尽的走出来之时,他以为自己会看到别人更加优秀的表现,心中揣揣,因为他知道,自己选择了“退一步”的状态,是为了不至于交了白板,太过难堪。

在迈出房门的那一刻,他已经想明白,虽然自己不足够优秀,但是毕竟还小,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去努力,这一次发现自己的不足,反而是好事。

想明白这些,他心中觉得轻松了许多。

看着杨志伟走了出来,神态疲倦,神色淡定,王文栋心中有了底,至少他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哭丧着一张脸,带着颓废和懊悔的模样。

王文栋赶紧上前,关心的问道:“志伟,怎么样了?你的成绩如何?”

杨志伟镇定地说道:“老师,这一次我恐怕让你失望了,不过我已经尽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