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回到南明当王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六十八章海军讲武堂【3k】(2 / 4)

作品:《回到南明当王爷

他之所以将土地所有权掌握在手里是因为现在竹堑还在开发阶段,掌握土地所有权,调度资源方便。

田契上也清清楚楚地写着,五年之后,只要田地不荒废,田骨一并转为田皮所有者所有。

巡视完民政,便是巡视海陆两军了,五艘排水量四五百吨的盖伦船正紧紧地躺在船坞里,等待下水。

这五艘高轮船半个月前就已经完工,只是陆闻达听说朱琳泽要来竹堑巡视,因此这五艘盖伦船才在船坞里躺到了今天,等待朱琳泽剪彩和命名。

这五艘盖伦船船头和船尾较之西方盖伦船更为高耸,外观也较为圆润,能看得出明显有大福船的影子。

不知道这是不是孟凡等大明船匠的执念,希望让人一眼就看出这不是西洋船而是大明朝造的船只。

除了船头和船尾较为高耸以及船舷的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弧度之外,其他的地方和西洋盖伦船差别不大,两层甲板,三桅软帆,船尾的船长室还奢侈地加装了玻璃窗。

舰船上的火力为底层的14门18磅炮,上层的24门9磅炮以及船首2门6磅炮和船尾的3门6磅炮。总计四十三门舰炮。

这样的火力在东亚海域的配置已经相当强大,至于24磅炮,还是受限于船只吨位太小,24磅炮后坐力太大并不适合装船上舰。

朱琳泽倒不是不想造八九百吨甚至是千吨级的大舰,只是饭总要一口一口吃,路总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着蛋。

造大船需要造船技术的积累的沉淀,以目前竹堑这些东西洋船匠的造船技术水平一时半会儿还造不出大舰,就算造出来了,其稳定性也堪忧。

因此朱琳泽还是决定一步一个脚印先从小船慢慢造起,积累经验。

再者,四五百吨级的风帆战舰在西洋是较小的舰船,但在东洋可不小。

被朱琳泽当做礼物赠送给闽东海商的几艘缴获来的朱印船,最大的也就两百多吨,朱琳泽的这五艘船任意一艘放在日本朱印船的船队里都是巨无霸般的存在,当个旗舰绰绰有余。

至于这五艘船的造价,算上火炮钱,平均下来一艘造价将近7万两,这还不算上水手、炮手们的工资和培训费。海军可当真是个吞金巨兽。

而且造船用的木料只阴干了大半年,朱琳泽也是时势所逼,不得不将这些尚未充分阴干的木料用来造船。原料不过关,这些舰船寿命自然也大打折扣。

除了这些朱琳泽最头疼的还是船长的问题,竹堑的海军讲武堂已经成立了快有半年,负责培养船长、炮手以及水手。